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某日,国际标准时10∶50时,该地钻孔处旗杆的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
A.位于北半球 |
B.位于西半球 |
C.一年中可能有两次太阳直射 |
D.盛行风为东北风 |
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 |
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 ![]()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 B.教育水平 | C.历史条件 | D.自然条件 |
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 B.印度 | C.泰国 | D.日本 |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 | B.男性人口比重 | C.生产力发展水平 | D.自然资源的多少 |
图5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望岳》,据此回答10—11题。3月21日清晨,一批游客登泰山观日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6点整,峰顶定能观赏到日出 |
B.北京时间12点整,泰山主峰日影朝向正北 |
C.日出后18小时,全球昨日与今日的范围比是1:1 |
D.天安门广场至泰山主峰的直线距离约为400千米 |
关于泰山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岳》是诗人凭借想象而发出的感慨 |
B.泰山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济南大 |
C.泰山美景最适宜观赏的季节是夏季 |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欣赏峰峦要俯瞰 |
图4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8—9题。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 D.洋流所经过的海区大陆架宽广 |
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成因属于上升补偿流 | B.是全球最强大的暖流 |
C.舟山箭场的形成与之有关 |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