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如图①).
(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F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②),求PC的长;
(2)探究:将直尺从图②中的位置开始,绕点P顺时针旋转,当点E和点A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请你观察、猜想,并解答:
(1)tan∠PE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从开始到停止,线段EF的中点经过的路线长.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1)实验与探究: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 、C(-2,5)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
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
;
(2)归纳与发现: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m,n)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的对称点
的坐标为;
(3)运用与拓广:已知两点D(0,-3)、E(-1,-4),试在直线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Q点坐标.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看作是由直线
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且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被一正比例函数分成面积的比为1:2的两部分,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D平分∠ACE,CE平分∠BCD,CD=CE.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的度数.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
.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