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学者在评论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场战争与下列战争形势图相符的是

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与该决议颁布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红军长征,战略转移 B.国共决裂,反蒋抗日
C.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D.国共对峙,内战爆发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B.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