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多年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本思想 | B.民生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族主义思想 |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迈出的第一步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D.欧洲联盟的建立 |
下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 |
B.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俄国二月革命 |
C.俄国十月革命 |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C.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 D.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