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再次出现强降水过程,造成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强降雨造成福建、广西、四川、广东、江西5省区143.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2人,失踪36人,倒塌房屋6000多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0.4亿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要求一旦发现险情,要按预案及时、果断地转移群众,妥善安置。对局部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要切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效防止疫病流行,坚决防止灾区群众因安置不善出现伤病。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当前,一些干部群众防灾意识不强,避险救护能力较弱,是防汛抗洪工作中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水利工程不创造GDP,不到极度紧张,有的地方就不会投入资金大力修整,能拖就拖。”这样,洪水导致一系列支流堤防的溃垮就不难解释了。这说明 (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都具有正确的驱动、决定和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价值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3年12月19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全国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大家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开展该活动旨在
| A.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
| B.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
| C.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
| D.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
|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
| 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 C.传播方式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 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2014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发表演讲时说,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材料表明
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回顾2013年的吏治政策,从“八项规定”到“六条禁令”再到“四风建设”,公务员管理“严”字当头,监管法治化需要列上日程。这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③增强公务员权力意识,建设威信政府
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这些调整旨在
| A.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
| B.发挥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
| C.审慎行使权力,减少政府决策失误 |
| D.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