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美丽富饶岛屿,曾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引起海水的温度上升,导致该岛屿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胁到该岛屿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不断腐烂,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气,使该区域的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窒息的危险。与此同时,浮游生物尸体形成的沉淀物为海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使厚本清澈碧蓝的海域变成暗色。据此判断下列各趣。导致该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水体的富营养化 | B.海洋污染 | C.全球变暖 | D.海水的温度上升 |
海平面上升使岛上居民不得不考虑迁居他乡,这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环境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因素 |
该岛屿及其附近的许多岛屿的表面形态已是千疮百孔.其主要原因是
A.海浪的机械侵蚀 | B.物理风化 | C.海浪的化学侵蚀 | D.风力侵蚀 |
读下图,完成5~6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D.坡度接近90°,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
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
C.坡面径流流速小 |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
下图是“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迁”,完成3~4题。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A.1470~1520年 | B.1620~1720年 |
C.1840~1890年 | D.1910~1950年 |
中国与挪威相比
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 |
B.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 |
C.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 |
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 |
第6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将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布举行。下表是华盛顿、釜山、多伦多、马尼拉等4个参会城市的地理数据,读表后完成1~2题。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 |
GDP(亿美元) |
月降水量(多年平均) |
月均温(多年平均) |
||||
2003年 |
2004年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
① |
763.3 |
382.0 |
666 |
680 |
37.8 |
258.8 |
3.5 |
24.6 |
② |
177 |
60.7 |
259 |
266 |
69.1 |
96.5 |
1.4 |
26.7 |
③ |
630 |
92.1 |
10.6 |
9.9 |
19.0 |
419.6 |
26.5 |
28.5 |
④ |
632 |
248.2 |
1 388 |
1 455 |
59.7 |
67.5 |
-4.2 |
22.2 |
四个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华盛顿 | B.釜山 | C.多伦多 | D.马尼拉 |
有关四个城市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城市有①②③ |
B.2004年GDP增长率多伦多大于华盛顿 |
C.四城市气候都明显地受到暖洋流的影响 |
D.在四个城市中只有①②④具有政治职能 |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24~25题。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 | B.黑土 | C.紫色土 | D.棕壤 |
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 B.水能 |
C.地热能 | D.太阳能 |
2006年5月26日,中国循环经济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据此完成22~23题。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 B.信息化生产 |
C.集聚生产 | D.清洁生产 |
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