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古蜀栈道
刘小方
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
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古蜀栈道的?请简要概括。
.第二段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古蜀栈道由连接关中与汉中的米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连接汉中与四川的金牛道、陈仓道和荔枝道组成。 |
B.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如果从巴蜀来关中,或由关中入四川,都必须先穿越米仓山、大巴山脉,然后穿越秦岭这道屏障。 |
C.古蜀栈道中的褒斜道,其南北起点分别为秦岭南麓褒城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和秦岭北麓眉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 |
D.由于古蜀栈道的通行,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
济南的味道
①站在济南一些偏街背巷的路沿上,掰开一只烤得焦黄的汪着油的烤地瓜,未等入口,一股仿佛弥漫着数千年历史的悠远绵长的香气便会扑鼻而来。济南由于地辖华夏南北的要冲,其饮食自然融会了南北大菜和各地民间小吃的精华,有着亦朝亦野的特点,能登得大雅堂奥,也能下得百姓厨房。诸如说起来就能让你流下口水来的油旋儿和想起来就放不下的甜沫,更是济南独有的风味,并且深深地附着了济南人怀旧的情结。
②评价济南在突破饮食口腹囿围之余,品味若干元素亦会让人流连忘返。
③品济南不能不读济南的山,山是这座城市的骨架,也定格了济南的品质。有堪舆家言,泰山是济南的太祖山,因此济南的山从南边一路走来,携着东岳的余威,裹挟着南山的秀美和北域的风情,成就了隽秀沉稳、旷远绵邈的别一番风韵。它们时刻不停地在向你述说着这个城市的骄傲和温情。无怪老舍先生当年看到这群山簇拥的济南老城,便发出了“这个城市像一个卧在群山中的摇篮,在冬天里一望便让人觉得温暖”这样由衷的慨叹了。
④品济南最美莫过于畅饮济南的水了。这是一个被泉水滋养着的城市,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灵动、带来了性情、带来了极致的品位。泉水是济南的魂,“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光景不是哪一座城市都有的。青青石板路,光滑如冰,只见那泉水从石缝间涌出,汩汩地,潺潺地,漫了青石板,漫了孩童的小脚丫,那么清澈,那么晶莹。泉畔小憩,舀一瓢泉水,沏一壶清茶,就着三伏天的酷暑一饮而下,酣畅淋漓,清韵爽然。
⑤品济南不得不穿越济南的历史和人文。泉城文脉正,大舜历山耕。这是华夏人文始祖给济南留下的第一缕印记。且不说在这座城池的历史长河中如鲍叔牙、闵子骞、扁鹊、曹操、秦琼、曾巩、铁铉、边贡、李攀龙、丁宝桢、刘鹗、季羡林等一个个明星巨擘给济南留下的一笔笔财富。单说中国文学史,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辛弃疾和李清照这“二安”居士,那么宋词“”的豪放和“”的婉约到底会逊色多少呢?如果没有了张养浩,在元曲的体裁中还会另有其人喊出“”这句深埋在封建史上历代老百姓心中的绝唱吗?如果没有了老舍,近一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天平上的砝码会不会轻了许多?这是济南的骄傲,但我又觉得这更是济南的乡愁。
⑥品济南的味道,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一定要读懂济南的人。济南人的性格由于地域的关系,糅合了中国南、北方人种的性格和气质,更兼具了齐人和鲁人的天赋和秉性。自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开始,一路走来取精去粕地形成了济南人独有的豪放豁达、尚善重义的好品质。每一个成熟的济南人都像是一瓶陈年的老酒,只要起开瓶盖,一股醇香而绵长的味道便会悠然而出,让你为之迷醉。
⑦品济南,不由不感染于她时刻升腾着的气象。这是一个包容了各种元素的蓬勃生命,时刻在成长。济南,恰是一朵由泉水滋润的清荷,嗅一下雅透脏腑,品一下情远意长。济南,更是一个由荷精心孕育的莲蓬,每一粒睡在母亲怀里的莲子,都会带给你久久的悠香……
(作者农人,文章有删改)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用心品咂济南,你会发现韵味无穷。品美食,悠远绵长;品山,;品水,;品历史、人文,;品人,。结合全文,说说第②段的作用。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第③段加点词“簇拥”的表达效果。
B.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将下列诗句分别填入第⑤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只填序号)。
A.花自飘零水自流 B.气吞万里如虎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年3月,我市启动了“你心中的济南标识——找找济南范儿”的大型活动。请结合文意或生活体验,写写你心中的济南范儿,表达你对济南的热爱和理解。(60字左右)
【注】范儿:多用于口语,指风格、风范、品质。城市范儿就是能代表城市历史、名人、艺术和自然等文化资源中,最具城市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身在“辐”中要知“辐”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辐”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如此,你□不用怕了。因为,怕也没用!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⑦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⑧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
⑨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⑩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⑪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作者阮华君,文章有删改)作者以“身在‘辐’中要知‘辐’”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阅读第⑦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
B.第②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然……就……”。 |
C.文章主要介绍了辐射及其分类,告诉人们要科学认识辐射并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 |
D.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
沙原 隐泉余秋雨
①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②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③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只管爬。
④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A)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①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满眼皆是畅快。
⑤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B)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⑥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阴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
⑦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
⑧来不及多想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丛丛水草,。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⑨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⑩——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注解】①黛赭:红里透黑的颜色。黛:青黑色;赭:红褐色。(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改)19.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用优美深邃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爬沙原观隐泉的游历,描绘了鸣沙山 和月牙泉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曲线A句。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B. 第⑤段画线B句中作者用“莽撞”“怪异”来形容初见月牙泉的感受是否合适?为什么?请揣摩作者第⑥段写富春江,雁荡山,虎跑、九溪的匠心所在。
阅读⑧段,根据语境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展现月牙泉的美景。
丛丛水草,作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的山水”,请结合文章一处具体语句,谈谈你所体会到的人文感悟。
遥看齐州九点烟
①相传,唐代诗人李贺曾登上千佛山向北眺望,看到远处山峦叠起,或绿秀峻拔,或碧如屏风,或巍然盘陀,或岚烟缭绕,山势各异,各具情态,魅力无限,有感而发写下了“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千古名句。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山多。齐烟九点,如今一般是指自千佛山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山头。
②济南的齐烟九点不像七十二名泉那样名扬天下,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③齐烟九点静立城中,形成了济南青山入城、城中有泉的独特地理景观。其海拔较低,多为200米以下的小丘陵,正是这些并不伟岸的山峰,才使得济南有起有伏,在柔情似水的城市风貌中多了几分阳刚之美。匡山、粟山、马鞍山、药山,在济南市区西北部;标山、凤凰山、鹊山位于市区北部;华山、卧牛山地处市区东北。从千佛山向北环顾,黄河如带,群山如佩,黄河的线条、山体的轮廓,在碧空的映衬下,犹如一幅幅动态的水墨画。
④齐烟九点每一座山的命名都可以称得上是世俗风情与历史积淀相融合的典范。
⑤。如匡山,原名筐山,据《山东通志》载:“山石方隅,皆如筐形,故名。”杜甫诗中有“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句子,后人据此将山名改为匡山。粟山,取“沧海一粟”名之,形容其微小如同沙砾。马鞍山,其状中凹,形同马鞍,著名的齐晋“鞍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卧牛山,犹如黄牛偃卧。凤凰山,宛如凤凰展翅。标山的两个山头,就似烟波浩渺的湖水之中的标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标山记》中曰:“盖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其像在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支荷花骨朵,华不注其实就是“花骨朵”的转音。
⑥还有些山是因美丽传说而得名。如鹊山,传说此山是先秦名医扁鹊炼丹的地方。李白曾作《泛鹊山湖三首》描绘了鹊山一带“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的湖光山色,这是现存描写鹊山的最早诗篇。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不仅绘出了当时鹊山、华山的秀美景色,而且成为展示济南悠久历史的宝贵资料。传说药山以前还盛产半夏、远志、千头菊、菌陈、柴胡、生地等多种中药材,有鹤发童颜的仙人在此居住。
⑦齐烟九点地处泰山余脉,北临黄河,地质因素的复杂多样,成就了齐烟九点独具魅力的景观。其土质结构复杂,有棕壤、褐土、潮土、砂黑土、水稻土、风砂土等六种;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花岗岩、耐火粘土以及铜、钾等,特别是石灰岩品位高、储量大;地表植被多样,春归桃杏绽放,梨花如烟;夏日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秋时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来苍松劲柏,魅力不减,四季中任何时节,到山间看一看,都能放牧心灵,感到神清气爽,怡然惬意。
⑧齐烟九点,蕴含着济南的历史和文脉,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古城平添了一城山色和无穷灵气!文章结尾段说“齐烟九点,蕴含着济南的历史和文脉,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古城平添了一城山色和无穷灵气!”阅读全文,说说齐烟九点“独特的魅力”表现在哪里。
认真阅读文章第⑤段,联系上下文在段首画线处,填写能概括语段内容的语句。(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处)
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从你所填写中说明方法中选择一种说说其表达作用。
标山的两个山头,就似烟波浩渺的湖水之中的标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标山记》中曰:“盖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济南“齐烟九点”的独特魅力。 |
B.文章首段引用李贺的诗句,生动描摹齐烟九点的美景,引出说明对象,语言富于文化韵味,生动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C.第②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不但……而且……”。 |
D.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主要”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加点词语“任何”突出强调了齐烟九点植被的多样所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景观。 |
在济南,不仅山名是世俗风情与历史积淀融合的典范,街巷名亦是如此。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在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街巷名称,用心体会济南街巷名称的丰富内涵。(只填序号即可)
古街巷的名称是认识古街巷的一把钥匙,小小的名称标示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渊源。济南的一些街名十分生活化、通俗化,充满了人情味。细长条的巷子,就叫“ .”;拐了个大弯儿的,就叫“. ”……是这般大村大俗、形象而实在。济南的街名不仅有俗,亦有雅,可谓大俗大雅。源出《兰亭序》,曲水流觞的文化聚会,“”就是江北少有的钟灵毓秀之地;蛟龙腾跃、有凤来仪,这条古代赶考秀才文庙祭拜孔子的必经之路,叫做“.”……济南许多老街旧巷的名称,一如其悠久的历史,极具韵味,老街古巷,汩汩清泉,它们是济南的老城血脉。
街巷名称备选:
A.曲水亭街 | B.起凤街 | C.轱辘把子街 | D.竹竿巷 |
阅读尤今的《向日葵》,完成后面问题。
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我和日胜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③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④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日胜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耶!
⑤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⑥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⑦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⑧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⑨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⑩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⑾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⑿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⒀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的故事内容。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
②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
(2)简要说说第⑩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联系全文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安恩和奶牛》)
(1)本文第⑾段和【链接】材料一样都解开了故事的悬念,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选文和《安恩和奶牛》的文中设下了哪些悬念?
(2)本文第⑾段和【链接】材料分别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