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A.32P | B.35S | C.14C和18O | D.32P和35S |
灭活的病毒()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 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
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 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再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可能不同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
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杉醇,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白菜—甘蓝”比普通白菜易贮藏、生长周期短 |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
B.原生质体仍具有再生细胞壁、连续分裂并长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
C.参与杂种细胞的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不同种植物之间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
A.①④③⑤②⑥ | B.①④③②⑤⑥ | C.①⑤④③②⑥ | D.⑥①④③⑤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