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下列有关遗传实验内容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开后对母本去雄 |
B.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利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杂交实验的子代进行了分析 |
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第一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布 |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飞船搭载种子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
B.选用萌发的种子是因为萌发的种子分裂旺盛,容易在分裂期发生基因突变
C.若大果实“太空甜椒”自花授粉的后代,既有大果实“太空甜椒”,又有小果实普通甜椒,说明大果实“太空甜椒”为显性性状
D.若大果实“太空甜椒”为显性性状,选择多对大果实“太空甜椒”与小果实普通甜椒之间杂交,后代大果实“太空甜椒”多于小果实普通甜椒
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
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
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
D.该图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 |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相同 |
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正确说法是
A.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
B.生长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
C.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其选择透过性 |
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比例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