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朝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科技著作,这些著作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对外交流 B.思想解放 C.文明碰撞 D.政府提倡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百花齐放”文艺方针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