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 ,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材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 B.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
C.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 D.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
罗斯福在就职宣言中说:“我们最大、最基本的任务是让人民投入工作。”为此他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 B.整顿金融系统 |
C.保护劳工权利 | D.建立保障机制 |
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A.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D.新经济政策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 B.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
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 |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