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两会所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指出:我国劳动者报酬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2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收入最高和最低的10%群体差距从199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对材料显示经济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① 劳动者报酬比例下降表明我国的初次分配忽视了社会公平
② 居民收入在GDP中比重下降表明我国人民没有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③ 最高与最低收入的群体差距的扩大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出现两极分化
④ 材料表明我国初次分配、再分配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决上述材料中暴露的问题,政府应
①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③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 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缩小高收入群体的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我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依靠全民参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上述讲话中关于对待失误和错误的三个态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敢于承认”的态度,说明了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正确分析”的态度,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③“坚决纠正”的态度,符合发展的实质的根本要求
④“三个态度″,都说明了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1世纪初已经变成现实。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但真正大规模地被企业采用还需要时间。因此,3D打印被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这说明社会领域的新事物
①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出现时间总是早于旧事物
③总能立即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拥护
④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中央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思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整体和部分相辅相成,办事情必须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系统由要素构成,关键要素能够优化系统的空间布局
③联系是发展的条件,要善于建立联系促进发展
④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