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 | B.关注民生 | C.人性向善 | D.关注现实 |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演化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儒家思想的发展 | D.传统科技的兴衰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文中的“好处”是指俄国( )
A.得到大量战争赔款 | 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 |
C.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 | D.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
A.武力侵略 |
B.迫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 |
C.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
D.增开了通商口岸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