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以高于当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销售,否则这些农产品将归政府所有。材料反映了新政中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鼓励农民积极生产 | B.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
| C.消除农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 D.打击大农场主 |
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下列历史事件,不能直接佐证上述材料的是
| A.1947年联大通过巴以分治方案 |
| B.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指责朝鲜是“侵略者”。 |
| C.1990年,美国为首组织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
| D.20世纪70年代初,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
海湾战争跟以前的局部战争明显的不同是
| A.美国为首组织联合国军 | B.在伊拉克使用核武器 |
| C.美国出动航母作为战斗群 | D.打击目标的精确性 |
下列不属于中东和平进程波澜曲折原因的是
| A.民族和宗教冲突 | B.领土纠纷 |
| C.大国插手 | D.联合国的不作为 |
为了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继续向埃及提供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是发生哪次战争之后?
| A.巴勒斯坦战争 | B.苏伊士运河战争 |
| C.六日战争 | D.十月战争 |
一部分中国史学家认为,雅尔塔体系的主要作用是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二战后爆发的200多场局部战争中,美苏介入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学者立论依据是
| A.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 | B.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
| C.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 D.雅尔塔体系下历史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