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 )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
《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一文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民主观念“新的转变”是指:()
| A.追求英国式的渐进民主形式 | B.效仿美法的共和制民主模式 |
| C.实行德日式的形式民主 | D.追求俄国苏维埃形式的民主 |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
|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这句话里强调的“果”应该是:()
| A.政治制度的变革 | B.社会生活的变化 |
| C.民族、民主的实现 | D.统治集团的变化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不包括:()
| 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 B.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
| C.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 D.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首都被敌人攻占”是在:
| A.鸦片战争中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 C.甲午中日战争中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