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是( )
A.黄河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 | D.太湖平原 |
该地区农业类型( )
A.混合农业 | B.地中海式农业 | C.水稻种植业 | D.种植园农业 |
该农业的最大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 D.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和土壤 | B.水源和土壤 | C.水源和气候 | D.地形和气候 |
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 |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
读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回答: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7月、1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某学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发现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 B.湘 | C.皖 | D.鄂 |
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 B.北京时间14:00~16:00 |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 D.北京时间21:00~23:00 |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阅读材料,完成:
“碳交易”的出现能使: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以上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