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这两座城市商业发达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 B.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
| C.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 |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
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 B.外国资本 |
| C.封建官府 | D.地主阶级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
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
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破坏性的 |
|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
|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 D.殖民国家的经济掠夺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
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
|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
|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
|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
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
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表2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 2 B. 31 C. 73 D.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