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物的受精卵做以下实验:
⑴提取受精卵的细胞核,将核单独培养,不久核退化消失。
⑵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细胞质不久也消失了。
⑶把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重新移植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还能进行细胞繁殖。以上实验说明了( )
A.细胞的全能性 | B.细胞核缺少营养供应 |
C.细胞的完整性 | D.细胞质内没有遗传物质 |
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动物细胞培养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近年来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培养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
C.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HLA有关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②植株矮小不育③产生的配子中含1个染色体组④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⑤体细胞内可以有同源染色体⑥一定是二倍体⑦一定是单倍体
A.①③④⑤⑥ | B.①④⑤⑥ | C.②⑦ | D.①③④⑤⑦ |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 | B.基因b | C.基因c | D.基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