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A.1200 2000  B.1200 2400
C.1400  2400  D.1400  2000

对于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阳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故日照时数少
B.昆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日照时数多
C.昆明与贵阳的气候类型不同,且降水比贵阳少,故日照时数多
D.贵阳冬季受锋面影响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

下图为中国科考队南极考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由长城站往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2月18日,考察队到达距南极中山站12海里外的陆缘冰区,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放弃原先的冰上运货计划,改用直升飞机往中山站调运物资。其原因可能是

A.空运速度快,运输方便 B.气温偏高,陆缘冰出现了松软和开裂
C.冰上行走不便 D.气温偏低,不宜长时间野外活动

下列“河流一河口城市一注入海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湄公河—曼谷—泰国湾 B.莱茵河—鹿特丹—北海
C.亚马孙河—圣保罗—大西洋 D.密西西比河—休斯敦—墨西哥湾

读某运河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运河的正确叙述是

A.该运河的长度超过200千米
B.经过该运河的航线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该运河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D.自东南向西北通过运河可由太平洋进入大西洋

开凿该运河所利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穿越海拔500米以下的低洼地段
②经过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③利用天然湖泊水域
④穿越陆地最狭窄的地区
⑤穿越海拔500米以上的丘陵地区⑥穿越地广人稀的地区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