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19时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为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大 |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小 |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大 |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向心力与“嫦娥一号”相等 |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可知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
D.第l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 |
|
B.3和0.30s![]() |
C.![]() |
D.3和0.28s |
如图1-2-22所示,有两个固定光滑斜面AB和BC,A和C在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AB长,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为tC,那么图1-2-23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v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
如图1-2-20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物块A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以初速度向着物块A运动,当物块B与物块A上的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B和物块A的
图象,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
图象是图1-2-21中的()
![]() |
|||
![]() |
|||
一个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2-19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静止在原处 |
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静止在偏向A的某点 |
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静止在偏向B的某点 |
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的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