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5日在北京举行,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强调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确保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某市政府举行专家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围绕城市形象定位、策划包装,城区的规划与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及产品的建设与开发及城市宣传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为该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操作建议及发展良策有人据材料认为,该市政府的做法是引导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请你运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时间 |
内 容 |
2009.10----2010.10 |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建议出台之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
2010.11---2011.2 |
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草案。 |
2011.3.5---3.14 |
“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二五”规划草案,这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形成 |
十二五”规划纲要诞生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知识
某中学高一(11)班以国家利益以及国家间共同利益为主题进行了讨论。
甲同学:据报道,某大国欲将工业废料倒入公海,立即遭到邻近诸多国家的反对,结果该大国不得不中止了这一行为。这说明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乙同学: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你陈述的例子恰恰说明当今世界各国都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追求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才是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每当中国遇到重、特大自然灾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总会站出来说:“整个联合国大家庭都站在中国身后,支持中国应对挑战。”
材料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朝核问题、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等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将继续作出努力。
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 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材料一2014年4月27日-4月30日视察新疆工作,受到新疆各界的热烈欢迎,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已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在1亿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里,超过70%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中国现在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同时,1100多个民族乡的建立也实现了对自治制度的补充。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趋于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和一般地方行政单位的差别就在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相应的地方同级权力,同时还行使自治权。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