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海区图,回答下列各题:如图经线A为50°W,那么该海区洋流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 B.自东向西 |
C.可能向东,可能向西 | D.无法确定 |
如果经线A为60°E,当洋流方向为自西向东时,则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节 |
B.希腊正值多雨季节 |
C.地中海海水盐度值将会偏高 |
D.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 |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如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
B. |
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
C. |
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
D. |
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 |
东部低西部高 |
B. |
东部高西部低 |
C. |
自北向南递减 |
D. |
自南向北递减 |
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 |
抵御外敌 |
B. |
蓄水发电 |
C. |
防洪排涝 |
D. |
美化环境 |
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如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 |
B. |
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
C. |
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 |
D. |
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
(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 |
中部地区人口外流 |
B. |
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
C. |
中部地区跨境贸易 |
D. |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
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回答14,15题。
14.该地的纬度为( )
A. |
83°26′N |
B. |
80°34′N |
C. |
76°34′N |
D. |
72°34′N |
15.该地位于
A. |
欧洲北部 |
B. |
亚洲西部 |
C. |
亚洲东部 |
D. |
北美北部 |
株洲作为铁路枢纽,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动力谷",形成了"3+5+2"现代产业体系。回答12,13题。
12.据图7中的信息判断,对株洲产业发展过程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
B. |
各个产业间的生产都具有上下游关系 |
C. |
轻工业替代了轨道交通为主的重工业 |
D. |
由交通装备制造专业化向综合性发展 |
13.株洲集聚了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主要目的是( )
A. |
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
B. |
加强企业间交流,减少能源消耗 |
C. |
集中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 |
D. |
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