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
A.1∶2∶3∶4 | B.3∶4∶1∶2 | C.1∶1∶1∶1 | D.2∶3∶2∶3 |
黄色猫与黄色猫杂交,子一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为3∶1(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用子代黄猫与子代黑猫交配,得子二代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多少( )
A.3∶1 | B.2∶1 | C.1∶1 | D.1∶0 |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 B.出现同源染色体 |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 D.形成四分体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③假![]() |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下面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白毛 | B.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 |
C.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秆 | D.豚鼠的粗糙毛与光滑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