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
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量增大,流向也明显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C.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 B.住宅用地 | C.工业用地 | D.文化用地![]() |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文化 | C.资源状况 | D.生活消费水平 |
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企业 |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
B.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
读图“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Y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
A.0-20km | B.20-80km |
C.60-100km | D.20-60km |
影响X、Y、Z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 B.政策 |
C.劳动力 | D.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