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承载人口为40万,耕地的承载人口为67万,森林的承载人口为42万,矿产资源的承载人口为115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40万 B.42万 67万 D.115万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 B.合理分配车辆 | C.降低能耗 | D.提高运营成本 |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上图地物,对各波段反射率都很低的是( )
A.松林 | B.草地 | C.泥浆 | D.红砂岩 |
如果要对大兴安岭居中南段的林草分布进行遥感普查,则传感器最好调至哪个波段( )
A.0.4~0.5 | B.0.5~0.7 | C.0.8~0.9 | D.1.0~1.2 |
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
A.30天后 | B.75天后 | C.100天后 | D.140天后 |
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江汉平原 | B.松嫩平原 | C.洞庭湖平原 | D.太湖平原 |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地震 | D.森林病虫害 |
下列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的是( )
①查询市区内最近一家书店
②在指定区域寻找符合某些条件的地物
③快递公司确定最快、最经济的走法
④分析各种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GIS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查询。为了方便学生上学,学校决定在市区设一班车。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乘做校车,需要设计校车的行驶路线,这就需要从GIS系统中查询( )
①市区居民点的分布②该校学生居住点的分布③该市主要道路分布图
④市区人口分布图⑤各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图
A.①② | B.①⑤ | C.④⑤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