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品读诸子百家,传承中华文化。凌云中学蒹葭文学社开展了以"诸子百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初识诸子】
春秋战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请你按照示例把下面9个选项分为三组。(只填番号)
示例:墨家----墨子----快马加鞭
①儒家 ②愚公移山 ③孙子 ④道家 ⑤孟子 ⑥知己知彼 ⑦兵家 ⑧舍生取义 ⑨列子
【评说诸子】
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写一段话概括孔子的伟大之处,作为社刊的"孔子专题"的前言。不超过60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治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73岁去世。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感悟诸子】
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
阅读下节诗歌,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
C.延河滚滚喊“前进” |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
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
A.表示事物 |
B.表示数量 |
C.表示情态 |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比读诗歌,背诵默写以《回延安》第一部分为例,按座位号为序,诗句接龙
以《回延安》第二部分为例,男女生对诗(女生读一节,男生接一节)
摆设擂台:给自己读(或背)的《再别康桥》配上合适的音乐并把它录下来,向小组(或全班)同学挑战,看谁读(或背)得更有节奏、更有感情。
《回延安》中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
。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
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
;,。
品读诗歌,揣摩语言说说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C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回延安》中我认为用得最好的词是,理由是;
写得最好的句子是,理由是。
《再别康桥中》我认为用得最好的词是,理由是;写得最
好的句子是,理由是。
研读诗歌,揣摩特色你发现《回延安》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人们都说《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如全诗四行一节,
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具有建筑美。再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轻轻”“悄悄”
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
美体现在哪里吗?
诵读诗歌,了解大意,体味感情。《回延安》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全诗有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回延安》第一部分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表现了;
“千声万声呼唤你”表达了;“母亲延安”的表达作用
是;“一头扑进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
的心情。《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
的新娘,抒发了;“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
抒发了;“夏虫也为我沉默”交织着
等复杂感情。读《再别康桥》的感受像()
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
C.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
D.聆听阿丙的《二泉映 |
一句话,《回延安》抒发诗人的感情;《再别康桥》
抒发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