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化学工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C.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交通领域的革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乾隆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此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由此可以推断,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风俗影响 D.苏州航海业发达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