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后,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寞、扦宋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卒。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更:经过
B.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报:报答
C.汉拜骞为太中大夫拜:授予官职
D.知永草处,军得以不乏乏:困乏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与“欲因此时降武”中“因”相同的一项是(      ) 

A.闻此言,因欲通使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 D.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朝正想攻打匈奴的时候,张骞应朝廷的招募,带着一百多人和堂邑父的胡奴名甘父的一起从陇西出境,出使月氏。
B.张骞被匈奴扣留十三年,受尽了煎熬,每当穷困危急的时候,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当饭吃而渡过了难关,终于带着所有部署回到了汉朝。
C.回到汉朝后,张骞又曾跟随两位将军去攻打匈奴,但个人的遭遇却迥然不同,跟随大将军时因立功被封侯,跟随李将军时因误了约定时间险些被杀。
D.后来,张骞又被朝廷派往旁的国家,最后和乌孙国派来几十个使者带着几十匹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张骞趁机让他们知道汉朝地域广大。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2)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金就砺则利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 D.有卷天下,包宇内,括四海之意

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1分)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
B.暮来朝去颜色故:(古:神态、脸色。)
C.因为长句:(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