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
我国为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实施的生态工程是()
A.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 B.“三北”防护林 |
C.沿海防护林 | D.小流域综合治理 |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过度樵采 | B.土地生产力力下降 |
C.气候异常 | D.洪水袭击 |
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
B.能对地理事物进行精确的空间定位 |
C.能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广泛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
D.主要由空间部分、传感器和地面系统三部分组成 |
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包括()
A.农作物长势监测 | B.病虫害调查 |
C.农业人口分布 | D.农作物估产 |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 |
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