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M、N两国属于( )
|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
|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
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
|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
|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
|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
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A |
1.71 |
0.66 |
| B |
1.0 |
1.2 |
| C |
4.0 |
1.4 |
| D |
1.5 |
0.9 |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
| B.劳动力指向型 |
| C.原料指向型 |
| D.动力指向型 |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 C.珠江三角洲 | D.中、西部地区 |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 作物 项目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5 |
3 |
2 |
1 |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2.5 |
2 |
0.8 |
0.4 |
|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
0.5 |
0.3 |
0.01 |
0.01 |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三江平原 | B.华北平原 |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 A.水稻、甘蔗 | B.花卉、蔬菜 |
| C.花卉、甘蔗 | D.蔬菜、甘蔗 |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下列小题。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电视机厂 | B.造纸厂 |
| C.电镀厂 | D.炼油厂 |
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钢铁厂 | B.印染厂 |
| C.化工厂 | D.水泥厂 |
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 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B.人口老龄化 |
| C.环境恶化 | D.战乱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