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 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20%鼓励生育 | B.15% 采取移民政 |
C.60%计划生育 |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读表,回答27~29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53.5 |
1 539.1 |
727.9 |
15.0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④ |
31.1 |
361. 0 |
184.6 |
2.0 |
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 B.苏、川、陇、黑 |
C.黑、川、陇、苏 | D.陇、黑、川、苏 |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适龄人口的转折点。下图为广东省和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
B.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
D.2009年和2000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祖籍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其曾祖父吴胜昌清咸丰六年(1856年)携父母妻儿迁至台湾桃园县中坜乡(今中坜市)。关于吴氏先人当年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
B.由已开发区迁往未开发区 |
C.吴氏先人举家迁移,属于当时中国人自发迁移的下南洋路径 |
D.政府组织的有计划的移民实边行动 |
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23~24题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21—22题。b地区是
A.东部沿海 | B.东北三省 | C.中部 | D.西南 |
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 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 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