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比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有
A.沪豫粤苏 | B.沪苏津粤 | C.鄂粤津苏 | D.津苏沪辽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向东注入太平洋 |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水位季节变化小 |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加 |
B.蒸发量加大,河水下渗严重 |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加 |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
对该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该流域发展种植业最突出的优势是()
A.土壤肥沃 | B.地势平坦 |
C.光照充足 | D.降水丰沛 |
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图所示人口金字塔,0~1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
A.18% | B.23% |
C.34% | D.45% |
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A.甲丙乙丁 | B.甲丁丙乙 |
C.乙丁丙甲 | D.丁甲丙乙 |
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A.印度、孟加拉国 | B.德国、俄罗斯 |
C.巴西、尼日利亚 | D.美国、菲律宾 |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导致图示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桂、贵两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可能引起当地()
①劳动力不足②就业困难③养老负担加重④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把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变为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
B.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 |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A.甲——沉积岩 |
B.乙——喷出型岩浆岩 |
C.丙——变质岩 |
D.丁——侵入型岩浆岩 |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③——重熔再生 |
B.④—一外力作用 |
C.⑤——地壳上升 |
D.⑥——固结成岩作用 |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增加 |
C.蒸发量不变 | D.地下径流增加 |
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发地下水 | B.围湖造田 |
C.封山育林 | D.人工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