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学者陈衡哲说:“在这个时期,雅典……今天甲先生垂头丧气下台去,乙先生扬眉吐气上台来,到了明天,又有什么丙先生来做民意代表,把乙先生赶走了。而将来丙先生以至于戊先生、己先生倒霉之后,已经被逐的甲先生及乙先生,又常常能重新回来,受民众的欢迎,做他们的新领袖。”下列与材料信息关系密切的是
A.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B.人文主义思想在雅典的产生 |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生活 | D.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前一种解放侧重于
A.民主政治的建设 | B.人民思想的解放 |
C.发展生产力 |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对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以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资产阶级还有革命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革命的高潮……这种倾向,在客观上,完全是帮助资产阶级,完全不了解‘争取群众’的意义。”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共产党
A.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 B.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
C.仍然坚持城市斗争为中心 | D.认为资产阶级已经成为反革命的力量 |
这次列强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规定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以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对发生过反对列强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
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 |
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