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六大任务,其中: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做好就业和扶贫,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二、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简要说明材料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作用?
材料: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公布了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学生与小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相似,对学生要求具有一致性,因此原来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合二为一,成为《中小学生守则》,有利于坚持对中小学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对中小学生针对其特点,有不同要求,比如要求小学生“注意安全,防火,不做有危险游戏”,对中学生要求“不吸烟,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
请分析教育部制定《中小学生守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那些道理?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10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谈谈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
2008年以来,我们经历了罕见的挑战和风险,也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A企业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龙头企业,面对金融危机,该企业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主打原有的拳头产品的同时,及时抓产品结构升级,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通过把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赢得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主动,实现快速持续稳健发展。
请你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A企业为何能在应对这次危机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