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以上材料说明( )
A.赢政功绩大 | B.皇权至高无上 |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 D.实行礼制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妾 |
一般称谓 |
妻(正室) |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 B.民主精神 |
C.追求真理 | D.文化启蒙 |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仿效美国政体的精神,主要是因为约法规定了
A.责任内阁制 | B.三权分立 |
C.三省六部 | D.议会主权 |
辛亥革命首义
A.武昌 | B.南昌 | C.广州 | D.镇南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