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 | B.地势高低 |
C.太阳高度 | D.植被状况 |
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云量增加 | B.气候变暖 |
C.环境污染 | D.人口增加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甲—乙段 | B.乙—丙段 |
C.丙—丁段 | D.丁—甲段 |
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北半球,向南移动 |
C.南半球,向北移动 | D.南半球,向南移动 |
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
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
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
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2小时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A、B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村在甲村的方向,图中从①处能否直接看到②处?
(2)甲村与龙山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到米之间。
(3)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地的铁矿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M、N两条线路中你会优先选择线路,选择的理由是。
(4)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的登山线路是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
下图为“江苏省1990~2012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江苏省南部地区变成严重缺粮区的主要原因有
A.城市化进程快 | B.网络化水平高 |
C.劳动力素质提高 | D.农业结构调整 |
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 | B.大量排放污染物 |
C.科教投入不足 | D.人口快速增长 |
.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A.发展支持系统 | B.社会支持系统 |
C.生存支持系统 | D.环境支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