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7~9日的天气系统
|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准静止锋 |
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20070411 |
B.阴雨连绵 | C.狂风暴雨 | D.风干物燥 |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我国某地,有如下描述:“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穹复危崖之下,结体垂象,纷若赘旒,细若刻丝,千萼并头,万蕊簇颖,有大仅如掌,而笋乳纠缠,不下干百者,真刻楮雕棘之所不能及。一徐氏所述地理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冰川侵蚀 | D.岩浆活动 |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
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
| A.5米 | B.10米 |
| C.15米 | D.20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水流向与等水位线的关系是斜交 |
| B.B处潜水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
| C.C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
| D.A处地下水流速小于D处 |
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
| A.河水倒灌 | B.土壤盐渍化 |
| C.洪涝灾害 | D.农作物高产 |
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
|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
|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
|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
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
| C.b为阴雨天气 | D.d为下沉气流 |
若图a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可能为城区 |
| B.乙处房价比甲处低 |
| 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外 |
| D.火电厂宜建在离市中心1 6千米至20千米处 |
下图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 题。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
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等值距是10米,①是水库。完成7~8题。
有关水库①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
| A.水库为咸水湖 | B.海拔高于540米 | C.北面的河流是补给源 | D.南面的河流是补给源 |
③④两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39米 | B.49米 | C.559米 | D.56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