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A.大人→先生 | B.法币→人民币 | C.臣民→公民 | D.粮票→股票 |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实现国家工业化 |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
经济学界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它体现的经济思想盛行于()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 B.工业革命时期 |
C.罗斯福新政时期 | D.二战后初期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整理)。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 |
人力 车 |
马 车 |
轿 子 |
马 |
自行 车 |
摩托 车 |
汽 车 |
公共 汽车 |
有轨 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南方谈话 |
C.“文革”时期的全面整顿 | D.中共十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