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 B.科技投入较大 |
| C.劳动力价格较低 | D.劳动生产率较高 |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扩大种植面积 | B.加大科技投入 |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化肥使用量 |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0-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发生在四川和广东之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四川的老龄化进程 | B.加快了广东的老龄化进程 |
| C.降低了四川的城市化水平 | D.提高了广东的城市化水平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是
①制造业集聚中心且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②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③集聚中心并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④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以下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有影响的是:①历史因素②土地价格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各类用地比重(%)”,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 1990 2010 |
48.08 41.87 |
14.47 9.89 |
18.72 17.27 |
0.34 0.04 |
0.21 0.03 |
9.65 23.91 |
7.96 6.35 |
0.35 0.63 |
0.22 0.01 |
20年间,有关该地区的可能变化是
|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比重下降 | B.毁林开荒严重导致林地草地比重下降 |
| C.工业发展促进城镇化 | D.围湖造田导致水域比重下降 |
这种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减轻 | B.荒漠化加剧 |
| C.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 D.雨季城镇内涝时有发生 |
下图为某一科考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考察人员发现①地为热带雨林景观,与该景观形成无关的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 |
| C.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 D.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
考察人员经过③附近海区时,发现渔业资源丰富,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因素相关
| A.暖流经过 | B.寒暖流交汇 | C.有上升流 | D.陆地径流汇入 |
下图是某地区示意图,该地区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 B.地壳运动 | C.风化作用 | D.流水沉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