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建议》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材料二 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时代新概念。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协调发展。
(1)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理由。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党为什么要坚持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取向?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负面清单”是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的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体现了在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的不能干的,其它的都可以干,且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
为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8月26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现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某老工业企业,抓住国家调控机遇,淘汰落后的炼钢炼铁高炉,同时依托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一批新产品。打破了节能的最大瓶颈,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统一管控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回收和二次利用。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燃烧低热值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发电满足生产的同时,回收煤气12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破排放100余万吨,通过几年的努力,该企业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了表率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工业企业如何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5月15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2013年7月13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50项。2013年11月8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以上被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27项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此外,国务院对取消和下放的125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1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地劳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更加有力地唱响“劳动光荣”的强音!而当前,劳动者就业难、劳动保护不足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中国梦的实现为什么需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并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国对农业的投入从1978年的151亿元到2013年的2000多亿元,每年增长10.5℅,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支出每年增加20℅,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8000万。但是,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依然十分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以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农村现有贫困人口1.28亿人。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联系实际,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认真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