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 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
C.大中城市增长快,小城市增长慢 |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
图中大河的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 B.台风频率高,易形成风暴潮 |
C.河流短促湍急,航运条件差 | D.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设港口 |
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不同地区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图。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或地区的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
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11—12题。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A.绿化用地 | B.工业用地 | C.交通用地 | D.商业用地 |
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
合理布置功能区。
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丁区域 |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8—10题。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A.X是工业区 | B.Y是绿化带 | C.Z是住宅区 | D.Y是工业区 |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
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
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 B.Y地最大 | C.Z地最大 | D.不确定 |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 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A.X | B.Y | C.Z | D.X和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