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指出:“国朝土宇旷远,诸名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行汉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 | B.加强了对汉族的管理 |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 | D.维护了元朝的统治 |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
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纷纷设立,发展情况见下图(通商口岸洋行数量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②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③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1620 |
300 |
1700 |
1850 |
720 |
2880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