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此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促进就业说明了:( )
| A.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B.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
| C.财政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切保障 | D.财政是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
新世纪以来12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发展到“支农”“惠农”。这说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
①是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循环往复过程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③是从实际出发,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④是客观对主观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的古代人种,目前正在确认。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张存浩、程开甲荣获最高科技奖。他们表示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形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④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漫画《画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
|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
|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
|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