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注射的激素 |
注射后的反应 |
a激素 |
低血糖,甚至昏迷 |
b激素 |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
c激素 |
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
对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 B.脊髓胸段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 |
C.膀胱传入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 | |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发生随时漏尿现象 |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 |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注射肉瘤杆菌毒素除皱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这种毒素可能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部位是
A.突触前膜 | B.突触间隙 | C.突触后膜 | D.受体 |
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突触后神经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