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 B.①④ | C.③⑤ | D.②⑤ |
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苹果、本尼迪特试剂、砖红色 | B.花生种子、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
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 | D.卵清蛋白、双缩脲试剂、蓝色 |
下列哪些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有的?
①染色体;②核糖体;③核膜 ④线粒体;⑤细胞膜;⑥细胞壁;⑦DNA
A.①②⑤ | B.②⑤⑦ | C.②⑤⑥ | D.②④⑦ |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
A.种类大体相同,含量有差异 | B.种类不同,含量大体相同 |
C.种类和含量都相同 | D.种类和含量都不同 |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酵母菌只进行了需氧呼吸 |
B.若设计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与该装置相比的不同之处是气球中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 |
C.若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厌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
D.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厌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则检测指标是不同温度下烧杯中液面上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