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
(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
(3)上图中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D、E两地之间拉一索道,则索道长度约为________千米。
(2)如果在图上A处附近建一大坝,坝高海拔为200米,则坝内水库的面积约为________km2
(3)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
(4)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线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地形特点。
(2)据图判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并说明理由。

下图是以L经线为旋转轴的复合经纬网图,若经线L的度数为东经9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经度之间相差________,时差为________小时。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经度相同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3)图中丁的经度为________,丙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点的经纬度。
(2)图中字母中,既位于南温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3)当H地为2010年5月1日8点时,M地区时为________。(填出“月、日、时”)
(4)①、②两地________
A.钟点相同,日期不同 B.钟点相同,日期相同
C.钟点不同,日期不同 D.钟点不同,日期相同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40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___%。根据表格所示,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
(2)根据上表,回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