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李某为写一篇反映“十一五”成就的小论文搜集到下列材料: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9年试点启动农民60岁后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保障,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根据上述材料拟定小论文的题目,你认为最合适的应该是
A.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 B.坚持全面协调,促进经济发展 |
C.统筹区域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 D.健全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 |
中国人民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鼓舞下,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这告诉我们
A.人在自然和社会规律面前是自由的 |
B.要战胜困难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表
年份 |
1979年 |
1998年 |
2007年 |
系数 |
57.9% |
41.1% |
30.8% |
北京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明,北京市民
A.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 B.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
C.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 D.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积极组织农民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品牌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上述材料中,农民致富得益于
A.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 B.国家对农业生产加大投入 |
C.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D.重视科学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中国的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务实有效的成功之路。以上材料说明
①人们办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人们办事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人们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认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人们思想和体制的桎梏,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中国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这说明我国的改革
A.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 B.属于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 |
C.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 D.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