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拾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甲乙两区域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
(2)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针对这—不利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3)试分析重庆市农民工纷纷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4)重庆某乡镇的小明打算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同去南疆摘棉花。按最近走法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5)乙图中①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为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中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字母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地形是__________。
(2)图中b字母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 三处,常常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__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
(1)判断G点和D点的天气系统:G ; D 。
(2)该天气系统在 (南或北)半球,A的风向为 ;B 的风向为 。
(3)A点风力较B点 ; 原因是
。
(4)如果冷暖锋均引起降水,雨区在甲、乙、丙、丁哪个区域 。
(8分)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地带分异规律,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__的变化。(选择下面的字母)
A:②→③→④ B:③→⑤→⑥
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 ⑥为温带荒漠带,产生的原因是。
(选择下面的字母)
A: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4)自然带③分布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候区。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该地气候类型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附近的洋流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季风,此时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右图所示的位置上,地球公转速度较。
(2)AD线表示(晨线、昏线),此时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是,D点的太阳高度是,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图中B点在C点的方向,C点在A点的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日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A.1:1 | B.2:1 | C.3:1 | D.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