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接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
C.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 D.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
阅读下列图表
表:九州的土壤
州别 |
土壤 |
财税级别 |
土壤肥沃程度 |
冀州 |
白壤 |
上上错 |
中中 |
兖州 |
黑坟 |
下下 |
中下 |
青州 |
白坟 |
中上 |
上下 |
徐州 |
赤植坟 |
中中 |
上中 |
扬州 |
涂泥 |
下上 |
下下 |
荆州 |
涂泥 |
上下 |
下中 |
豫州 |
壤、下土坟垆 |
错上中 |
中上 |
梁州 |
青黎 |
下中三错 |
下上 |
雍州 |
黄壤 |
中下 |
上上 |
A. 江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B. 迟至先秦,当时的人们对各地经济发展才有了一些了解
C. 汉代以前经济发达地区在关中
D. 土壤情况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条件
南宋时地方官选任实行地区回避,其规定:官员在非乡贯“州县寄居已及七年,虽未及七年,而有田产物力及三等户以上,并不许注授本处差遣”。实行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 D.加强对地方管理控制 |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枢密院 | B.兵部 |
C.内阁 | D.军机处 |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 B.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
C.皇权不断加强 | D.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