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法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先是思想、继而政治、最后是经济,而且在经济上是资本家为适应空间广阔市场需求而自发地进行产业革命的。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兴产殖业,兴办邮局、电报局,修建铁路,扶植垄断组织,发展近代教育,文明开化,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形成专制色彩浓厚近代政体,建立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仅用三四十年时间实现近代化。但在宗教上保留了神道教。和英法相比,日本近代化的特点表现为
①自上而下,利用国家政权力量
②经济、政治、文化同步进行,表现为快速性
③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
⑤实现了全盘西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
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