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伏尔泰 | B.彼特拉克 | C.泰勒斯 | D.但丁 |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剧名曲《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 |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如下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原因是
A.可以了解唐朝的城市面貌 | B.可以了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 |
C.可以了解元朝市民的生活状况 | D.可以了解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
C.韩退![]() |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